「工業4.0」第四次工業革命 第1次工業革命 18世紀末,主因是水力與蒸氣動力導入機械化生產。 第2次的工業革命 20世紀初,則因電力的大規模應用,使得分工與大量生產得以實現。 第3次工業革命 發生在1970年代初,起因是引入電子產品與IT,而使得生產制造業得以持續自動化。 第4次工業革命 21世紀初,德國競爭力遠低於歐美其它先進國家,德國還因此被經濟學人嘲笑是「歐洲病夫」。 然而,過去的10年德國不僅安然度過全球金融風暴與歐債危機,甚至成為歐洲政經領頭羊,人均GDP逐年增加、失業率達到東西德統一以來的新低。究其原因,最重要就是德國採纳高度專業化的工業生產。 當美、英、法等過去的工業強國其工業比重均降至一成左右、且逐漸「去工業化」的同時,德國卻一貫地保有了原本的工業強項及創新生產科技,工業比重仍維持在兩成三的水準。事實證明,德國不僅快速地從危機中找到出路,也穩固地保有經濟成長與就業機會。這樣制造專業化也使得原本已只有擁抱金融服務業的「去工業化」美、英、法強國,掀起了一股重新找回工業價值的風潮。: 德國為了維持競爭力,聯邦政府早在2008年時便在其「工業的文藝復興與工業政策的角色」報告書中,強調製造業的經濟意義,並分析其成平均素及重申政府建設有利工業發展周邊條件的區位政策;2010年「工業德國」報告則明訂其戰略核心為「強化工業強項、克服弱點與確保未來」。 為強化德國工業競爭力,養分的來源便是: 「科技與創新」。德國聯邦政府更訂定了「2020高科技戰略」聚焦特定關鍵科技領域研創,且在2012年更通過落實戰略的10項未來計畫,其中一項便是「工業4.0」。 「工業4.0」為德國跨部會的整合計畫,由其聯邦教育研究部及經濟科技部共同主導、內政部協同參與,總計2012-2015年政府將投入的研發經費為2億歐元;此計畫目的在強化德國工業的智動化發展,希望將原本僵固的生產結構轉型至模組化 (Modular)且具高效率的系統;就像電腦上的USB插孔,可不須經過參數化或程式化的程序,直接將現場裝置、機械及設備結合成為一個共同運作的生產系統。 不同於30年前提出的電腦整合製造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理論,無法提供不同生產製造商可通用的解決方案,「工業4.0」不僅達到水平整合、引導及優化跨企業間的價值創造網絡,亦可垂直整合,使得未來的生產系統兼具靈活性與可重組性,對於發展智慧監控與自動決定流程技術意義重大。 「工業4.0」的內涵 過去10年德國工業競爭力雖受到國際高度讚賞,並在相關排名中屢獲佳績,但在全球化競爭的時代,面對的不僅是中、印等國勞動力與能源低成本的競爭優勢,英、美等已「去工業化」的傳統工業強國興起「再工業化」重入戰局,歐盟在2010年時亦通過「全球化時代的整合工業政策」做為歐洲「2020戰略」的一部分,可預見德國未來面臨的將是劇烈的全球競爭挑戰。此外,即使德國擁有健全的工業發展周邊條件等眾多競爭優勢,但亦有高於國際水準(工資和工資附加成本) 的勞動力、電力與能源成本,以及專業人力短缺造成的嚴峻挑戰。 為長期確保並提升德國工業競爭力,德國聯邦政府的現代化工業政策採取三大原則,分別是: l 建置企業公平競爭的環境、 l 創造有利創新與生產的條件以及 l 跨部工業政策。 為具體落實政策,協助產業克服現有和潛在弱項,及時擬定未來發展方向,聯邦政府2006年時發布了「德國高科技戰略」(Hightech-Strategie 2006 Deutschland),2010年則將之修訂為「2020高科技戰略 (Hightech-Strategie 2020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