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6 • 陳冰疑『香港青年工程師四川交流研習 心得體會』

香港青年工程師四川交流研習 心得體會

文/陳冰疑

2015 年12 月30 至到2016 年1 月3 日,第一次以跨年的形式參加了交流研習團,藉此次香港青年工程師四川交流,我們更多的了解的國家發展的現狀以及未來,獲益匪淺。

首先,是更好的了解國家一帶一路政策及十三五計劃的展望

“一帶一路”是一個跨地區、具有全球視野、強調與相關各國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命運共同體”的戰略構想。需要以更加宏大的視角思考其戰略發展前景,以“一帶一路”統領中國對外發展戰略:“一帶一路”是我國中長期統領性戰略;“一帶一路”有望建立全球經濟新循環;“壹帶壹路”實現從GDP 到GNP 的新跨越。

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的風險與挑戰:“一帶一路”挑戰國際秩序易引發大國戰略沖突。“一帶一路”建設將深入多個區域安全高風險地帶;加強“一帶一路”區域貿易投資合,作還須克服諸多難題。

創新模式思路全面提升“一帶一路”戰略:加強“一帶一路”區域協調機制建設,全面提升“一帶一路”基礎設施水平。“一帶一路”打造六大戰略聯盟支點,制訂高鐵“走出去”發展總體戰略;推出一批
“一帶一路”重大項目清單;積極構建基礎設施多元化投融資框架;最終建成“一帶一路”自由貿易區(FTA)。

香港青年人士,只有不斷把握國家機遇,不斷努力提高自我,才能更好的服務國家“一帶一路”,與國家所有的年輕人士一道,為國家復興做出貢獻,為香港持續繁榮做出努力。

其次,更好的認識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建造的背景, 設計方案, 施工技術及實際作用

都江堰是一個科學、完整、極富發展潛力的龐大的水利工程體系。是巧奪天工、造福當代、惠澤未來的水利工程,是區域水利網絡化的典範。李冰主持創建的都江堰,正確處理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泄洪道、寶瓶口引水口等主體工程的關系,使其相互依賴,功能互補,巧妙配合,渾然壹體,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統工程。聯合發揮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消除了水患。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科學奧妙之處,集中反映在以上三大工程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大系統,形成無壩限量引水並且在岷江不同水量情況下的分洪除沙、引水灌溉的能力。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適應了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解放後,又增加了蓄水、暗渠供水功能,使都江堰工程的科技經濟內涵得到了充分的拓展,適應了現代經濟發展的需要。

最後,我們實地考察了汶川地震遺址的重建情況

作為年輕工程師,考慮更多的是建築結構在地震過程中的抗震性能,整體結構設計,局部節點設計等等,深深體會到抗震設計的重要性。香港是一個遠離地震帶的區域,但是颱風頻發,在過去幾十年,抗風荷載是主要考慮的橫向因素。雖然如此,近幾年一些大型項目開始逐漸引進內地抗震設計,跟內地抗震設計的交流也日趨頻繁,香港本地關於抗震設計的規範也在加緊草擬之中。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陸港相關方面的研究交流會越來越頻繁。對工程界甚至整個社會會是一個好消息。

汶川大地震已經過去四年了,現在經過全國人民的努力,已經恢復了以往的繁榮,相信四川人一定會用勤勞的雙手將它打造得更好!地震能震垮建築,但震不垮四川人堅強勤勞的品格。

中華民族是充滿智慧的民族,而年輕人是國家未來發展的生力軍,此次交流帶給我們許多收獲。在以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會抱著以不斷學習交流的心態去提高自我。我們深深相信,我們的未來充滿希望,香港的未來充滿希望,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充滿希望。

在此,再次感謝各位辛勤付出,為促成此次交流圓滿成功默默付出的各位人士!

此致,

陳冰疑

16-01-2016